《规划师》创办于1985年,月刊,单期页,《规划师》杂志是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出版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和中国市长协会推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规划师》,创刊于1985年,期望通过自身在传播领域的资源优势,给我们带来高品质生活,纸张开本:大16开,国内刊号:CN:45-1210/TU。刊物以理性开放的视野,关注国内外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着眼于规划理论的创新与实践,注重规划师及其作品。
《规划师》主要栏目:规划师论坛、规划管理、规划广角、随想杂谈、其他等。
杂志的阅读人群面多而广,鲜明的办刊宗旨和长期稳定的高质量文章,具有深度影响力的好杂志,杂志的独特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喜爱,观念前卫脱俗,文风生动洗炼。独特的叙述风格,文字力求生动简洁而饶有兴趣,强调与读者的交流,具有浓厚的文人气息和知识分子情调。
文章通过回顾国际上不同国家提出“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等概念的背景及目的,辨析这些概念的内涵,分析相关概念在中国化过程中的起伏变化及其原因,指出“城市群”概念在中国得到广泛认可是与“市带县”的城市制度相关的,而在核心大都市影响力不断增大、“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及空间形态不断连绵的背景下,传统空间尺度下的城市区域治理受到挑战,“都市圈”概念再度兴起,都市地区发展也将在产业逻辑、交通组织和治理模式等方面发生新的转变。
20世纪末以来,我国多地开始了都市圈治理的探索实践,随着国家提出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都市圈正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重要的调控单元。作为城镇化战略、区域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叠加的重要地域空间,新时期都市圈的治理创新是一项重要的实践课题。
文章回顾了过去我国都市圈治理的主要做法与瓶颈制约,借鉴国际都市圈治理的典型经验,探讨我国都市圈治理的新逻辑和新方向,提出新时期都市圈治理应遵循“平等协商、同城发展、互利共赢”的逻辑,创新规划理念与方法,建立全方位协调机制;国家应以同城化发展为目标,积极推动相关立法工作和统计制度改革,开展都市圈发展综合试点研究与实践。
大都市区是当今世界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之一。美国拥有大都市区研究与实践的良好基础,中国在都市圈内部协同方面还较为欠缺。西雅图大都市区在空间的协同发展及产业的创新发展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其经验值得借鉴。文章结合西雅图大都市区协同发展的相关规划与实践,探讨能有效促进全方位协同的思路与策略,以及对中国大都市区建设的启示。
研究表明,西雅图大都市区在面对人口集聚与增长的挑战时,采用了空间组织、产业分工和创新驱动的应对策略。在研究基础上,文章建议将西雅图大都市区的经验应用于中国大都市区建设,尤其是与西雅图具有相似性的沿海都市区,其协同发展可以参考与借鉴西雅图的经验。
发表直通车,欢迎来到发表直通车
鲁ICP备2024070538号-2
鲁公网安备37152102000140